您的位置 首页 两岸四地

超7000亿元重大项目亮相 上海按下恢复和重振经济“加速键”

新华社上海6月16日电 题:超7000亿元重大项目亮相 上海按下恢复和重振经济“加速键” 新华社记者龚雯 作为上海本轮疫情后的一项大型活动,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1…

新华社上海6月16日电 题:超7000亿元重大项目亮相 上海按下恢复和重振经济“加速键”

新华社记者龚雯

作为上海本轮疫情后的一项大型活动,2022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16日举行,总投资5658亿元的322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签约,总投资1627亿元的48个重大产业项目集中开工。随着疫情防控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,当前上海正加快恢复和重振经济,一系列项目纷至沓来。

项目数投资额创新高,三大产业齐发力

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总工程师张宏韬表示,今年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集中签约了322个重大产业项目、总投资额5658亿元,高于去年的签约216个项目、总投资额4898亿元。这些重大项目既涵盖了“3+6”新型产业体系,也包括一批金融、生产性服务业、生活性服务业等项目。其中,集成电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共签约项目90个、总投资2049亿元。

液化空气(中国)投资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柏昊天表示,上海是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重要基地,此次签约计划在上海电子化学品专区投资6亿元建设的项目,是公司在中国的首座生产先进材料工厂,通过引进海外先进生产技术以及规模化生产,与本土半导体企业紧密合作,支持中国下一代先进制程的开发。

主要从事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产品研发、设计和销售的思特威(上海)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疫情期间登陆上交所科创板。“此次计划在浦东新区北蔡镇投资15亿元打造思特威全球总部园区,包括研发大楼、测试实验室等,助力上海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高地。”公司董事长徐辰说。

三大先导产业不仅在签约项目中十分亮眼,在集中开工的48个重大产业项目中也备受关注,约占总投资额1627亿元的一半。

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构建了8个创新研发中心和9个制造基地的蓝帆医疗股份有限公司,16日在浦东新区落户了超15万平方米规模的全球科创中心及产业化基地,建成后将开展高端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以及科技交流。“我们的目标不限于替代进口产品、降低医疗费用,还要寻求突破现有技术,帮助更多患者改善健康。”蓝帆医疗董事长刘文静说。

疫情不改长远投资信心

5月上旬起,上海经济恢复和重振的号角逐步吹响。奉贤区、嘉定区、临港新片区等区域通过“云端”架起企业沟通协商的桥梁,促进一批优质项目“云上”签约。比如,全球最大美妆集团欧莱雅宣布在华首家投资公司落户奉贤东方美谷,成为上海复工复产期间首家世界500强跨国企业签署的在华投资项目,表明了外界对上海、对中国市场的长远信心。

16日集中签约的重大产业项目中,有不少是在过去一两个月疫情期间,通过“云见面”“云招商”持续沟通展开。

“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短暂的,而我们对中国市场的看好是长期的,上海不仅是一个国际化消费都市,而且集中了许多高端医疗领域的专业人才,此次投资项目是我们去年就定下的目标。”科医人激光科技有限公司亚洲高级总裁翟琪瑛说,未来还将继续布局中国市场,填补高科技短板,驱动消费,抢抓中国医疗消费市场上升机遇。

塔吉粮油集团有限公司首席财务官陈学宇也表示,中国市场蓬勃发展并不会因为一场疫情而改变,相比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,疫情反而让业内看到中国市场稳定的一面,增加了对未来发展的信心。

抢抓新赛道,外拓“朋友圈”共建“生态圈”

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,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呈现数字化、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新趋势,新赛道新机遇不断涌现。16日,大会集中发布了元宇宙、绿色低碳、智能终端等投资促进方案。

“通过加强对新技术、新业态、新模式的前瞻研判,明确各领域发展目标、重点工程,为市场主体提供清晰的信号。”张宏韬说,预计到2025年,上海绿色低碳、元宇宙、智能终端产业规模将分别突破5000亿元、3500亿元、7000亿元。

为了更好地聚焦新赛道,上海推出相关特色产业园区。例如,国际氢能谷重点打造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零部件、氢能装备全产业链;虹桥数字物流装备港重点发展数字物流和智能仓储,加快布局无人机技术、航空物流装备、数字化场景和新兴技术研发应用。

与此同时,上海把全球移动通信系统协会、埃森哲、仲量联行、华兴资本、巴拉德动力系统等10家国际机构、企业纳入2022全球招商合作伙伴。这些机构将以投资上海的代言人和推动者的身份,在项目投资、产业发展、人才引进等方面牵线搭桥。

巴拉德动力系统公司首席执行官麦楷文表示,将立足上海、扎根中国,带来更多符合中国市场需求的创新产品。此次大会上,巴拉德也作为重大产业项目签约企业,投资17.6亿元在上海建立研发总部。

免责声明: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,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、暗示和承诺,仅供读者参考,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(内容、图片等),请及时联系本站,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。

作者: 法治中国

没有了

已是最新文章

为您推荐

澳门四司联动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法治、经济、教育、基建协同护航“一国两制”实践

澳门四司联动筑牢国家安全防线 法治、经济、教育、基建协同护航“一国两制”实践

0:00 / 18:49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、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于香港特别行政区2025年“全民国家安全...
暴雨连连 两广菜场:尽力保障蔬菜供港

暴雨连连 两广菜场:尽力保障蔬菜供港

◆受连续强降雨影响,广西贺州供港蔬菜基地内部分农田被洪水浸泡。 受访者供图 广东、广西是香港供港蔬菜的主要来源地之一。连...
关注三夏丨湖南:早稻抽穗灌浆 洞庭湖畔夏管忙

关注三夏丨湖南:早稻抽穗灌浆 洞庭湖畔夏管忙

新华社长沙6月21日电 题:湖南:早稻抽穗灌浆 洞庭湖畔夏管忙 新华社记者周楠 夏至已至,洞庭湖平原上,广袤的...
台湾增5万余例新冠本土病例

台湾增5万余例新冠本土病例

台湾流行疫情指挥中心19日通报,新增50561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,确诊中增172例死亡病例。指挥中心称,全台疫情呈下降趋...
澳门增至31宗阳性个案 感染源头未明

澳门增至31宗阳性个案 感染源头未明

澳门突发疫情,全澳门实时进入预防状态。(中新社) 【本报讯】澳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,截至昨(19日)晚10...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返回顶部